瑞峯院
於1535年建造,由於整個建築都是木造,要保存也屬不易,故屬京都的重要文化財。
會知道瑞峯院,其實是它的枯山水庭園「獨坐庭」,由重森三玲大師1961年作庭。
入口門的大松,穩穩的佇立著
院內庭園
獨坐庭。源自中國百丈禪師,「獨坐大雄峰」。
蓬萊山式庭園
藉由石組代表蓬萊山,白砂代表大海的波浪,讓整個大自然的表現,以意境方式傳達
而光影與陰影在白砂上所產的交替,讓海面更有變化
以禪修的精神來看這些砂紋,就令人很感動
石組的巧思
在靜態的感官中,內心卻有一股澎湃
庭園不大,但有如此的意境,真是大師級的作品
閑眠庭,源自「閒眠高臥對青山」